眼睛是传递人物内心情感、感知外来事物最敏锐最重要的器官,所以能否在头像中描绘好人的眼睛就成了得分的关键。那么下面来讲素描眼睛的画法。
想要画好眼睛就必须先要了解眼睛的结构,双眼由眼球、上眼睑、下眼睑、眼眶、泪阜组成。眼球呈球体,镶嵌洼陷的眼眶内,眼球凸出的外部由上、下眼睑所掩盖。眼睑呈弧形,分上下两有些包裹着眼球。咱们平常看到仅仅眼球露出的哪一部分,既眼白和虹膜、瞳孔:虹膜是一个改变杂乱的深色透明体,黑色的瞳孔上有小而亮的高光。
想要抓住一个人眼睛的特征就要注意以下2点:
1、要仔细观察对象的眼形,眼形可分为方形眼、圆形眼(虎眼、杏眼)、丹凤眼、三角眼等。只有抓住眼形才能更好的生动表现对象的特征。
2、不同年龄层的眼睛也有很大的差别,老年人大都阅历丰富,风霜饱经,所以眼睛要能表现出老人特有的坚毅、稳重、亲切慈祥之特点;而年轻人大都是风华正茂,奋发向上,所以眼睛要能体现出年轻人特有的朝气,活泼、开朗、热情。分析、研究这些不同人物、不同年龄层次,不同风格的眼睛,对于把握整个对象,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,甚至可以说是成败之举。
1、鼻根部分。这一部分完全由鼻骨构成。它紧靠双眼的泪阜,上端与额骨的下弯处连接。鼻根是鼻子最窄、转折最“急”的部分。它与眼部的连接方式也很突然。因此这一部分的对比变化比较大。但因为它与眼睛靠得太近,画时不要过分强调它的变化,以防削弱眼睛的表现。通常是只强调它靠近眼部结构地方的对比关系。
2、鼻梁部分。这一部分由鼻骨的下端和两块鼻软骨构成,位于鼻子的中段,近似标准的梯形,有一正两侧三个明显的平面。对这一部分的刻画要注意三个平面的形状和结构变化,还要注意整个梯形的体积感和与其相邻部分的嵌接方式。
3、鼻头部分。它全部由鼻软骨构成,分为鼻尖和鼻翼两个部分。鼻尖形似球体,两个鼻翼似半球体,因而它在形体特征上与鼻梁的梯形有明显的区别。这一部分是肖像面部的最高点,它又距离眼部较远,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面部的第二个重点,进行仔细的刻画。
4、鼻底部分。这一部分实际上是鼻头的底面。由于它在形体上与鼻子的其他部分在受光后对比强烈,所以,我们习惯上把它作为一个特殊部分来处理。这一部分的形体特点,是由鼻尖的转折面和两个鼻孔形成的复杂结构,大于90°的转折,使整个鼻底处于暗部,并形成了一条明显的明暗交界线。两个不规则的鼻孔,使它的周围产生了复杂的反光,这些反光和明暗交界线是鼻子的表现难点,刻画时要注意它丰富的明暗、虚实变化。
耳朵结构——耳朵从外轮廓形看呈半圆形,含耳轮、耳孔等诸多结构。
对于素描人物头像来说,画好其中的每一个器官,对形象的把握是极其重要的,而耳朵在人物头像绘画五官中占据着极重的分量。
在对人物头像耳朵的表现时,要从以下几个步骤逐步进行:首先要找准耳朵的外部形状。耳朵的外部形呈半圆状态,有耳廓、耳孔等结构,在进行绘画表现时,要先用直长线条大体画出耳朵的外轮廓,与此同时还要考虑画面的构图安排。
第二步是刻画出耳朵的局部形状,这个阶段要用短直线条表现,便于把形画的较为准确,用线时力度要轻一些,便于修改。
第三步是画大体的明暗,这个步骤要把耳朵的大的明暗效果较为简练的勾画出来,使用型号较浅的铅笔,如HB、H等型号。画时采用网格交叉线重复进行绘画。画的时候要注意用笔力度的轻重变化,一般情况下,每根线条入笔和收笔较轻,中间行笔较重,这样画出的形才更具有轻灵、通透的视觉效果。第四部是细致刻画,这个环节要求画者要对写生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,充分理解耳朵的黑白灰层次变化,以及灰色调的过度。画时按耳朵不同部位的受光所产生的明暗变化来确定画的遍数,一般最重的部位要画五到七遍才能完成,而直接受光部位要留白,充当高光(也就是对光的直接反射部位)效果。这样反复多次,才能把耳朵的素描效果表现的更充分。
人中: 位于上唇结节线的上部是鼻子与嘴之间的凹槽, 画时注意它会随嘴部的透视进行变化。
口裂: 上、下嘴唇闭合后形成的波状线, 具有起伏、虚实等变化。
下唇: 下嘴唇的变化比较圆滑, 由左右两个唇结节形成两个微突点。下嘴唇从横向和纵向来说都可以各自分为三个面, 表现时不能抄袭调子而忽视对该形体的表现。
嘴角: 嘴部与脸部衔接中非常重要的部位, 表现时注意由嘴角处穿过嘴唇边缘相交处在形体上形成的明暗关系, 它是嘴部表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。